打桩施工队的施工流程是怎样的?

2025-05-22 浏览次数:28

一、施工前准备阶段

1. 技术准备

图纸与地质勘察:熟悉施工图纸、地质勘察报告,明确桩的类型、数量、长度、入土深度、承载力要求等参数。

方案编制:制定专项施工方案,内容包括施工工艺(如锤击法、静压法、钻孔法)、设备选型、进度计划、安全措施等,需通过监理或*评审。

试桩:对重要工程或复杂地质条件,先进行试桩,验证工艺参数(如锤击能量、钻进速度)和桩承载力,调整施工方案。

2. 场地准备

场地平整:清除地表杂物(如树木、石块),回填软弱土层并压实,确保桩机设备平稳移动(地面承载力一般需≥150kPa)。

地下障碍物处理:探测并清除地下管线、旧基础、孤石等,避免打桩时损坏设备或影响桩质量。

排水系统设置:在场地周边开挖排水沟,防止雨水积聚影响施工(尤其雨季施工时)。

3. 设备与材料准备

机械设备进场:根据桩型选择设备,如预制桩需打桩机(锤击 / 静压)、起重机;灌注桩需钻机(旋挖钻、冲击钻)、泥浆泵、混凝土浇筑设备等。检查设备性能(如桩机垂直度、钻头磨损情况),确保正常运行。

桩材检验:预制桩(混凝土强度、外观质量)、钢筋(规格、焊接质量)、混凝土(配合比、坍落度)等材料需报验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
4. 测量放线

控制点布设:根据设计图纸,用全站仪或 GPS 定位设置**控制点,再加密放出桩位中心点,用木桩、钢钉或白灰标记。

复核验收:桩位偏差需符合规范(如单排桩偏差≤10mm,群桩偏差≤20mm),经监理验收后方可施工。



cxrgd1.b2b168.com/m/
top